魏、楚以夷翟遇秦,于是孝公发愤
卫鞅
“信者,人君之大宝也。”
魏惠王以珠为宝,齐威王以人为宝
庞涓妒贤害孙膑,孙膑入齐,为威王师
围魏救赵
楚王两闻之
韩昭侯不许申子私求
弊裤待有功者
商鞅迁都,变更法令
-
庞涓伐韩,孙膑晚救,受重利得尊名
“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”
庞涓自刭于树下
邹忌陷害田忌,田忌奔楚
卫鞅乘魏弊而伐之
卫鞅智取公子卬,大破魏师
魏惠王献地、徙都,后悔
孝公死,秦人杀商鞅,车裂,灭家
赵良与商鞅交谈
五羖大夫vs商鞅
“千人之诺诺,不如一士之谔谔。”
诗曰“得人者兴,失人者崩。”
书曰“恃德者昌,恃力者亡。”
孟子言仁义,子思言利
夫唯仁者为知仁义之为利,不仁者不知也
韩昭侯作高门
越王伐楚,败,国散
苏秦筹备合纵
激怒张仪入秦
苏秦合纵成功,并相六国
秦犀首欺齐、魏,共伐赵,败纵约
卫嗣君以左氏城买一胥靡。“夫治无小,乱无大。法不立,诛不必,虽有十左氏,无益也。法立,诛必,失十左氏,无害也。”
苏秦私通,由燕奔齐。欲弊齐而为燕
赵武灵王不肯称王。“无其实,敢处其名乎!”
张仪劝魏事秦,不听,伐魏
靖郭君专齐之权
海中大鱼,“网不能止,钩不能牵,荡而失水,则蝼蚁制焉。”
孟尝君散财养士
夫贤者,其德足以敦化正俗,其才足以顿纲正纪,其明足以烛微虑远,其强足以结仁固义;大则利天下,小则利一国。是以君子丰禄以富之,隆爵以尊之;养一人而及万人者,养贤之道也。今孟尝君之养士也,不恤智愚,不择臧否,盗其君之禄,以立私党,张虚誉,上以侮其君,下以蠹其民,是奸人之雄也,乌足尚哉!
登徒直不愿送象床,以家传宝剑请公孙戌进谏
臣光曰:孟尝君可谓能用谏矣。苟其言之善也,虽怀诈谖,犹将用之,况尽忠无私以事其上乎!诗云:“采葑采菲,无以下体。”孟尝君有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