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见襄王,天下定于一
秦人逆五国之兵
齐大夫刺杀苏秦
张仪劝魏王,背纵约
伐蜀VS伐韩。“欲富国者务广其地,欲强兵者务广其民,欲王者务博其德。”
燕相子之篡位
燕国大乱。齐伐燕,杀子之(肉酱)、燕王。
“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,箪食壶浆以迎王师,岂有他哉?避水火也。”
“天下固畏齐之强也,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,是动天下之兵也。”
“古之君子,过则改之;今之君子,过则顺之。古之君子,其过也如日月之食,民皆见之;及其更也,民皆仰之。今之君子,岂徒順之,又从为之辞?”
张仪欺楚王,破齐楚从亲
陈轸两次进谏不听
楚两次战败于秦,韩、魏乘机袭楚
燕昭王求贤(吊死问孤,与百姓同甘苦,卑身厚币以招贤者)
郭隗:千金买死马。乐毅至燕
楚王囚张仪,郑袖解围。张仪说楚王
张仪说韩、齐、赵、燕事秦,皆成。受封
张仪归,秦惠王死,武王立,与张仪有隙
诸侯复合从
张仪用计,离秦赴魏
孟子论之曰:或谓:“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;一怒而诸侯惧,安居而天下熄?”孟子曰:“是恶足为大丈夫哉!君子立天下之正位,行天下之正道,得志则与民由之,不得志则独行其道,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是之谓大丈夫。”
甘茂与秦王盟于息壤,遂拔宜阳
秦武王好以力戏,与孟说举鼎,绝脉而薨;族孟说
赵武灵王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。“愚者所笑,贤者察焉。虽驱世以笑我,胡地、中山,吾必有之。”
赵武灵王劝服公子成。“治国有常,利民为本;从政有经,令行为上。明德先论于贱,而从政先信于贵。”
甘茂惧,亡奔齐
赵王伐中山
宣太后任魏冉为政,威震秦国
秦蚕食诸侯国
楚太子杀秦大夫
赵武灵王立少子何,自号“主父”
主父潜入秦
秦王用计劫楚怀王,楚立太子
孟尝君入秦,被囚。以“鸡鸣狗盗”之术得脱
公孙龙论藏三耳,孔穿不应。理胜于辞
邹衍过赵,平原君使与公孙龙论白马非马。邹衍谈辩论之道。“夫辩者,别殊类使不相害,序异端使不相乱。抒意通指,明其所谓,使人与知焉,不务相迷也。故胜者不失其所守,不胜者得其所求。”
(《通鉴》书此,言小辩终不足破大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