=====卷第六 秦纪一===== * 王稽叛变,秦昭襄王忧虑“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”,应侯范睢恐惧 * 蔡泽 * 激将见应侯 * “四时之序,成功者去。” * 商鞅vs周公 * “日中则移,月满则亏。”进退赢缩,与时变化,圣人之道 * 蔡泽代应侯为相国,数月免 * 荀卿 * 兵要:(临武君)“上得天时,下得地利,观敌之变动,后之发,先之至。”(荀)“附民”,仁人之兵不可诈 * 以诈遇诈,犹有巧拙焉;以诈遇齐,譬之犹以锥刀堕泰山也 * 为将:“知莫大乎弃疑,行莫大乎无过,事莫大乎无悔。事至无悔而止矣,不可必也。” * 六术:“故制号政令,欲严以威;庆赏刑罚,欲必以信;处舍收藏,欲周以固;徙举进退,欲安以重,欲疾以速;窥敌观变,欲潜以深,欲伍以参;遇敌决战,必行吾所明,无行吾所疑” * 五权:“无欲将而恶废,无怠胜而忘败,无威内而轻外,无见其利而不顾其害,凡虑事欲熟而用财欲泰” * 三至:“将所以不受命于主有三,可杀而不可使处不完,可杀而不可使击不胜,可杀而不可使欺百姓”。“凡受命于主而行三军,三军既定,百官得序,群物皆正,则主不能喜,敌不能怒” * 敬,大吉:“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,慎终如始,始终如一”。“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,其败也必在慢之。故敬胜怠则吉,怠胜敬则灭;计胜欲则从,欲胜计则凶。战如守,行如战,有功如幸。” * 五无旷:“敬谋无旷,敬事无旷,敬吏无旷,敬众无旷,敬敌无旷” * 慎行此六术、五权、三至,而处之以恭敬、无旷,夫是之谓天下之将,则通于神明矣。 * 王者军制:“将死鼓,御死辔,百吏死职,士大夫死行列。闻鼓声而进,闻金声而退。顺命为上,有功次之。令不进而进,犹令不退而退也,其罪惟均……” * 仁者爱人,何以兵为?“彼仁者爱人,爱人,故恶人之害之也;义者循理,循理,故恶人之乱之也。彼兵者,所以禁暴除害也,非争夺也。” * 卫怀君朝于魏,魏人执而杀之;更立其弟,是为元君。元君,魏婿也。 * 子楚立为太子 * 燕王约欢于赵,见赵弱,起兵攻之;被廉颇反杀 * 孝文王即位三日薨,子楚立为庄襄王 * 燕将攻下齐聊城,受馋,田单围攻,孤立无援。见鲁仲连书,自杀。“欲归燕,已有隙;欲降齐,所杀虏于齐甚众,恐已降而后见辱。” * 鲁仲连不受封爵,逃之海上:“吾与富贵而诎于人,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!” * 子顺:“人皆作之。作之不止,乃成君子;作之不变,习与体成;习与体成,则自然也。” * 吕不韦为相国,讨灭东周,封文信侯 * 春申君求淮北地,宫室极盛 * 秦伐魏,魏王求信陵君,不应。毛公、薛公:“公子所以重于诸侯者,徒以有魏也。今魏急而公子不恤,一旦秦人克大梁,夷先王之宗庙,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!” * 信陵君率五国之师击败蒙骜 * 缩高之死 * 信陵君受离间,毁废。享乐四年而卒。韩王来吊唁,子顺劝退 * 嬴政立,文信侯掌权 * 水工郑国为韩续命,渠成,关中富饶 * 赵悼襄王立,廉颇内斗奔魏;郭开毁廉颇(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);廉颇为楚将,无功而卒 * 李牧猥琐发育。“必欲用臣,如前,乃敢奉令。”韬光养晦,一举击杀匈奴十余万骑,单于奔走 * 庞煖杀剧辛 * 春申君将五国之师,败于秦。背锅,被疏远 * 朱英:秦以前为何二十年不攻楚?“秦逾黾厄之塞而攻楚,不便;假道于两周,背韩、魏而攻楚,不可。” * 嫪毐之乱 * 茅焦进谏,王迎太后 * 李园借春申君上位,其妹立为王后 * 李园养死士,欲灭口 * 楚王病。朱英:无望之福、无望之祸、无望之世、无望之主、无望之人。言不用,亡去 * 李园杀春申君,捕诛其家 * 扬子《法言》评四君子:“上失其政,奸臣窃国命,何其益乎!” * 文信侯免相,就国 * 李斯怼“逐客令”。“太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;王者不却众庶,故能明其德。” * 秦王用李斯之谋,兼并天下。“阴遣辩士赍金玉游说诸侯,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,不肯者利剑刺之,离其君臣之计,然后使良将随其后,数年之中,卒兼天下。” * 文信侯就国岁余,诸侯宾客甚众。王恐为变,赐书徙蜀。后饮毒酒自杀 * [[explain_杨雄评价吕不韦|杨雄评价吕不韦:以国易宗]] * 秦国发兵助魏伐楚 * 秦伐赵,斩首十万;赵以李牧为大将军,败秦师;封武安君 * 韩王投降,韩非来聘。著书五十六篇,献计一统天下 * 李斯馋杀韩非 * 扬子《法言》:“君子以礼动,以义止,合则进,否则退,确乎不忧其不合也。夫说人而忧其不合,则亦无所不至矣。”“说不由道,忧也。由道而不合,非忧也。” * 臣光曰:“君子亲其亲以及人之亲,爱其国以及人之国,是以功大名美而享有百福也。” * 韩魏献地。灭韩 * 王翦攻赵。离间,郭开馋杀李牧。灭赵,秦王到邯郸为母家报仇 * 燕丹急于报仇,收留樊於期。鞠武:“夫行危以求安,造祸以为福,计浅而怨深,乃连结一人之后交,不顾国家之大害,所谓资怨而助祸矣!” * 荆轲刺秦王(准备):樊於期人头、地图、匕首,秦舞阳副手